号: 003139067/202507-00009 信息分类: 办理答复情况
主题分类: 农业、林业、水利 发文日期:
发布机构: 黄山市水利局 发布日期: 2025-07-01
生效日期: 有效 废止日期:
发布文号: 词:
内容概述: 性: 有效

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

作者: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:2025-07-01 11:10 信息来源:黄山市水利局 阅读次数:

关于对政协黄山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

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

签发人:程敏

农工党黄山市委:

你委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《关于改善山区防汛水利设施的提案》收悉,经会同市发改委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交通运输局研究办理,现答复如下:

近年来,我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复盘历年防汛工作尤其是2024年6月中下旬暴雨应对处置经验教训的基础上,通过突出抓好山区河道管理、农村内涝防治等重点工作,全力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,打好防汛“主动仗”。

一、水利部门全面强化河道管理。一是优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。组织推进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,已完成全市149条3770公里河流管理范围划定成果划定、复核及上图工作,明确河道的管理边界和管理主体;依要求明确87条山区河流河长责任人、防汛行政责任人、主管部门责任人、巡查管护责任人等“四个责任人”,分别承担河湖管理保护领导责任、防汛责任、部门责任和巡查管护责任;加强与气象、水文等部门会商,充分利用现有的雨水情监测预警设施,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,提醒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;针对涉河违建等妨碍行洪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今年共摸排评估确定A类(立即拆除类)问题37处,已完成整治35个,B类(限期拆除类)问题25处,C类(可保留类)问题330处。二是加大水利工程投入提高防洪标准。2024年以来加快推进6个防洪治理工程以及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6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。2024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6.09亿元(其中国债12.27亿元),同比增长86.4%,增幅全省第一。中小河流及山洪沟累计治理河长44.52千米,完成河道清淤疏浚35.6公里。通过项目的实施,已治理河流村庄段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,集镇段达到二十年一遇。

二、住建部门不断提升内涝防治水平。一是高标准推进排水设施建设,严格执行国家标准,对标规范上限设计施工,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工程,综合治理排水管网,2025年新建改造雨水管渠60公里。二是精细化强化日常管理养护,构建全周期养护和常态化管护体系,建立巡查维护修复机制,定期开展设施维护工作,对易涝区域“一点一策”精准治理。

三、发改部门积极投入项目建设开展防灾减灾工作。2024年编制了《安徽省黄山市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规划》,联合多部门对城区、乡镇河道防汛水利设施全面梳理,针对6.20洪涝灾害暴露问题,谋划256个项目纳入规划,总投资346亿元,其中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类80个项目,总投资280亿元。同时,积极争取资金,获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5958万元,推动2个总投资1.09亿元项目开工;中心城区地下管网管廊改造项目获“两重”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.75亿元,为全省该领域最大单体项目。

四、自规部门以规划引导推进韧性城市规划建设。一是加强规划引导,优化空间布局。依据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明确屯溪等组团、县城、建制镇及乡村防洪标准,将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等50个重点水利项目纳入规划建设。同时优化用地布局,划定防灾减灾空间,减少灾害风险。二是推进韧性城市规划建设。把韧性城市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,强化新安江流域防洪设施布局,提升生命线工程抗灾能力,加强毗邻区域协同防御,构建多层级防灾空间体系。三是做好水利设施项目规划选址与用地保障工作,联合开展河道侵占行为执法。

五、交通部门改善通行与推进路长制双管齐下。截至2024年底,黄山市农村公路里程达5678公里,但存在等级低、抗灾弱等问题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市交通运输局双管齐下:一方面投入15亿元,实施提质改造、危桥改造等项目,改善通行基础;另一方面加强管护,推进路长制,构建“县、乡、村”三级管理体系,安排专管员巡查,按标准开展隐患排查整治,提升安全与抗灾能力。

办复类别:A类

联系单位:黄山市水利局

联系电话:0559-2511510

黄山市水利局

2025年6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