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水青山好风景成就高质量发展好前景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10:49信息来源:市水利局 作者:市水利局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□本报通讯员 徐宏

安徽省黄山市近年来系统整合乡村建设、产业发展、河道整治、水源地保护等各项工作,有序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,创新打造“生态修复﹢农文旅融合”“小流域治理﹢生态旅游”等发展模式,让绿水青山好风景变成高质量发展好前景。

高山茶香绕云端

在歙县,坐落着蔚为壮观的蜈蚣岭梯田。这项工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梯田年久失修,损坏较为严重。

围绕巩固这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成果,黄山市投入457万元实施璜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,通过修复损毁石坎、加固灌溉山塘、完善截排水系统、新建步道景观设施、补植茶苗等措施,有效提升水土保持能力,促进生态环境改善。

如今,这处镶嵌在云雾间的梯田已转型为有机茶园综合体,高山、流水、白茶的独特景致,让璜田小流域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景点。

水润乡村画中游

作为宏村、塔川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虞山溪小流域见证着古村的发展。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深度融入宏村、塔川等旅游项目建设,将生态护岸巧妙融入徽派建筑风格,使其隐身于粉墙黛瓦之间。

改造建设的排水系统实现美学升级,青石池壁与乌柏林相互映衬,排水渠更是摇身一变,成为绚烂的红叶景观带。虞山溪如今已成为欣赏塔川秋色、宏村古村落美景的绝佳地点。

位于黄山南麓新安江支流丰乐河畔的西溪南小流域,近年来凭借美景火爆出圈。作为徽州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核心示范片区,西溪南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总投资6000余万元,以治水为基、以生态为脉、以文化为魂,完善枫杨林河滨生态缓冲带建设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开展古代水利工程修复……如今的西溪南小流域,青石板路曲折蜿蜒,丰乐河碧波荡漾,映照着粉墙黛瓦的古朴,宛如一幅山水画卷。

新安江畔引客来

卖花渔村,隐于群山之中,立于新安江畔,兴于水清景美。每至初春,梅花盛开,众多游客相聚于此。

这一番景象,得益于近年来实施的瀹源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。工程结合当地的花卉产业,实施了水蚀坡林地整治、生态护岸、人行步道和田园景观及绿化工程等。如今的瀹源河小流域,既有徽派古村落的古典韵味与诗情画意,又融入了生态治理的现代智慧与创新精神,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
据统计,2018年以来,黄山市已累计投入资金约2.4亿元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395平方千米,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30个。一条条溪流蜕变为滋养乡村的绿色血脉,一幅幅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