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水”为笔挥毫屯溪区绿色发展新篇章
水利局长谈节水系列之二
以“水”为笔挥毫屯溪区绿色发展新篇章
屯溪区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 汪双宝
屯溪区地处新安江上游渐江之畔,黄山余脉与白际余脉间,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.476亿立方米。近年来,屯溪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落实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,立足区域水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,持续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,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水支撑。
坚持刚性约束,提升水资源监管效能
组织机制夯实基础。加强政策引导、制度激励与约束,印发《屯溪区中长期节水规划(2023—2035年)》《屯溪区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》《屯溪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节水政策文件,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等工作机制,压实部门责任,落实节水措施,构建结构合理、管理科学、程序严密、制约有效的水管理制度。
用水计划严格管理。强化总量约束、效率约束和制度约束,对全区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户实施计划用水全覆盖。深入推进取用水专项整治,全面完成全区取水口治理任务。通过智能监控平台实时追踪用水数据,实现全区自备水源取水户监管全覆盖,每年12月份下达取水户下一年度定额计划水量,计划下达率100%。
总量强度双管齐下。坚持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。2024年,全区用水总量稳定控制在目标范围内,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、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9.2%和24.55%,超额完成“十四五”4%、5%的降耗目标。
深化节水行动,构建高效用水新体系
农业节水增效显著。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覆盖灌溉管控面积4.32万亩。推广高效灌溉技术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.5833,建立精准补贴与维修养护机制,累计发放补贴资金20余万元。
城镇节水降损明显。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,成功建设成为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区。全面推广节水器具,节水器具使用率达100%。开展供水管网漏损专项治理,通过智能水表改造和漏损普查,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5.75%。
全域节水创建示范。高标准打造节水载体,充分发挥节水示范引领作用,建成57家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、1家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、23个节水型小区、3家节水型企业。
创新节水产业,全域联动立体宣传
水权改革开创先例。积极探索水资源优化配置、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新路径,大力推进节余水量市场化交易。截至目前,累计完成水权交易3笔,交易水量111.86万立方米,交易额35.5万元。其中,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向黄山区转让100万立方米地下水指标,创安徽省首例跨区域水权交易。
市场引领提升效益。强化金融赋能节水增效,落地“节水贷”3笔,授信总额超2000万元;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项目建设运营,1家企业通过实施合同节水管理实现节水收益与企业产量双赢。
宣传多元深入人心。依托“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节点,常态化开展节水宣传“五进”活动。通过电视、公众网站及政府部门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刊发新闻稿,普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》《节约用水条例》《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》等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,投放微信朋友圈宣传片浏览量突破30万次,全民爱水、护水、惜水行动蔚然成风。
未来,屯溪区将坚持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统领,聚焦工业节水减排、农业节水增效、城镇节水降损和生活节水降耗,认真落实屯溪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水规划,全方位推进制度创新与政策落地,持续提升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水动能。
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